种好梧桐聚凤凰 多家机构加盟文创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8日10小时13分29秒 | 来源:重庆晚报
种好梧桐聚凤凰
昨日又有近十家知名机构加盟文创

微信扫一扫 文创全知道

▲已入驻重庆文创联盟的部分机构
重庆晚报讯 昨日,重庆晚报系全媒体平台倾力打造的重庆文化创意行业资源服务平台——重庆文创联盟正式上线,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和共鸣。重庆云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暨重庆版权交易中心、大渡口艺创空间等近十家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孵化团队纷纷加盟入驻,致力于合力做大文创市场蛋糕,助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
“重庆文创联盟给全市文创园区、平台、企业和人才提供了一个抱团发展的机遇。抱团发展不仅可以互联互通,还能产生集聚效应,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现在国家提倡企业进园区也是这个道理。”重庆大学管理学教授曾国平对重庆晚报创办重庆文创联盟赞赏有加。他指出,比起其他产业,文创产业中单打独斗的现象要多一些,因为文创产业的个性化比较突出。以前提到文创产业,大家都只注意这类企业的文化属性、文艺属性,如今它们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日益突出,所以也需要重庆文创联盟这样的平台来助力。
曾国平说,重庆文创联盟既有有形价值,也有无形价值。“有形价值显而易见,包括入驻机构可以集中展示自己的产品,查询文创相关政策等。入驻机构之间也可互相满足需求,发挥优势,未来还可形成集团或股份有限公司,甚至上市,这时候无形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表示,重庆文创联盟可以对文创机构起到壮大阵势、形成氛围的作用,从而推动文创产业的影响,构成重视文化、发扬文化的社会价值。
更有专家学者对重庆文创联盟的发展提出建议。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说:“新办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切忌为办而办。”
“重庆晚报的优势在于宣传力和影响力,对老百姓的号召影响显而易见,但在有些文创产业群体和科研性质的单位,影响力要相对弱一些。”曾国平建议,“重庆文创联盟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文创联盟,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在文创产业群体中的影响力。”
声音
切合市场需求 助推文创发展
重庆云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寒
重庆晚报作为一家有着31年历史的文创单位,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大背景下创办了文创联盟,为众多文创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让各个文创园区、企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既切合市场需求,又助推文创产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重庆云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暨重庆版权交易中心,是市文委及九龙坡区政府支持的重点文创项目,以立足重庆、辐射全国、链接世界为发展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专业版权交易平台,打造西部文化产业高地,推动文化产业更快速发展。我们期望在文创联盟内结识、携手更多优秀同行,把全市文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实实在在地呈现在大众和客户面前,为重庆经济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弥补文创空白 塑造山城特色
重庆小二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姜军
如果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号角,那么文创发展就是这个社会前进的步伐。文化创意不仅能够让企业、让城市得以增光添彩,赋予新的内涵,更能挖掘国家、城市与这个时代的深层次意义,重庆文创联盟由此应运而生。
作为一支从大学开始创业的80后、90后创业团队,我们从建设文化传媒企业到对文化创意的新理解,都需要与一大波文创人进行沟通交流。重庆文创联盟的创立弥补了重庆文创行业的一处空白,未来我们希望在重庆文创联盟的带领下,一同塑造山城文创人的特色,相融相通,共进共赢。
主流媒体搭台 效果更快更好
市政协委员、庹氏书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庹纯双
重庆晚报发起成立重庆文创联盟,对全市文化事业来说是一件喜事。因为在整合推动地方文化、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少不了主流媒体搭建平台和整合资源。重庆晚报有着31年深耕本土的文化积淀,利用其全媒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能更好地为重庆文创事业和产业发声,效果也来得更快。
建议文创联盟不仅要吸纳文创园区,还能把更优秀的民营文创企业、文化创意类工作室吸纳进来,用活跃的市场资本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本版稿件由重庆晚报记者 吴娟 李栋 李琅 周小平 采写